#華航機師感染案檢出6名機師血清抗體陽性之我見
#今日再增一本土案例為印尼機師之妻
1.繼華航在澳洲確診的印尼籍機師兒子(案1090)日前確診,今天該機師的妻子確診,國內本土個案再增一例。
案1111為印尼籍40多歲女性,近期無出國史,今年4月21日匡列為居家隔離接觸者,當日及次日採檢結果均為陰性。個案於4月26日出現喉嚨乾、身體痛、暈眩、口苦、噁心、睡不著等症狀,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,於今日確診(Ct值22)。印尼家庭共4人,其中已有3人染疫,接觸者還有1人,延長居家隔離日期至5月10日,另匡列3名接觸者,其中1人為防疫計程車司機,接觸時雙方皆佩戴口罩,列自主健康管理。
2.指揮中心啟動華航機師採檢專案,針對1279名機師進行採檢,截至目前血清抗體已採檢934名,其中925名陰性、6名陽性、3名檢驗中。
3.該6名血清抗體檢測陽性機師中,3名為過去已公布之確診個案(案151、案177及案1105),另 3 名為本國籍 40 多歲男性(2 名)及本國籍 40 多歲女性(1 名),3 人分別於4月22日、4月24日及4月25日接受專案採檢,檢驗結果核酸檢測皆為陰性,血清抗體皆呈IgM陰性、IgG陽性。
4.針對先前未確診但檢出血清抗體陽性之 3 名個案,將進行執勤飛航紀錄、同行機組員進行疫調,並對密切接觸者匡列及進行核酸檢測及血清抗體檢驗。
04b解讀:
1.這次真的很奇怪,感染鏈就是找不太到,遍布四個機隊,彼此之間找不到接點。如果說各自都是獨立事件,為何經過一年多相安無事(除了紐西蘭機師一案),現在才爆出這麼多件?難道只是因為全世界疫情現在又變嚴重才讓接觸病毒機會增加嗎?
2.有人說因爲前一年是有症狀才測,沒有例行篩檢,今年才開始對長班組員做普篩。可能早已有無症狀感染而不自知。但我認為這不能完全解釋。這次多半案例都是有症狀的,落在去年的話滿多應該會被確診。且如果前一年很多是沒驗出來早就感染過,到現在血清檢查934人中也不過六例有抗體呀,低到不行。
3.我當然知道新冠有可能有無症狀感染者。但回頭僅抓到六個人有抗體,無症狀感染並沒有想像中的多啊。更別忘了有3人是原本的確診者,這樣來說僅多抓到3人罷了。如果無症狀感染佔的比例多,在這一年已經傳來傳去我們都不知道,那測到已經有抗體的比例應該更高才是。我反而覺得回頭看起來,在這樣高風險的狀況下,機師朋友們守得非常好呀。應該給他們鼓勵才是。
(當然這中間還有抗體偽陰性偽陽性的問題,或是幾個月過去後抗體會不會消失的問題。有點複雜我就不分析了。但確診已久去年三月的案151、案177到現在還可以測到抗體,這是好消息呀。告訴我們抗體是可以存在超過一年的。)
4.三天五天就測PCR的方式的確會漏掉,因為潛伏期就是14天呀。當然會有人在後面才發病,也可能第一個測的是偽陰性。但如果我們繼續用零容忍的思考方式,一定要零確診,打疫苗一定要零風險,那我們什麼事都做不了,那機師們根本不可能飛了。在疫情的下半場會進退失據。
5.我認為要切在3天或5天,那是因為多半人有症狀會落在4~5天,而這就是抉擇的問題,你要切在第幾天,你要承受多少的風險讓機組員能承受,讓飛航可以運行的問題。要再強調的是在到14天之內,機組員都要有自覺自己還是在潛伏期內,不要因為PCR陰性而有錯誤的安全感,有症狀還是要通報受檢。這在部桃的護理同仁也發生過了,這是需要一再教育的。
6.有記者問有沒有隱形傳播鏈,目前我反而看到的比較像一位網友留言所說:在口罩,洗手,隔離,小區域活動之下R0 < 1,這些傳染鏈都斷掉了。這種高傳染性的病毒百分百封死是不可能的,追求的應該是被感染了也傳不出去,表示目前方式是有效的。
7.我知道許多機組員很擔心AZ的副作用,因為他們職業的健檢要求是非常嚴格的。但我想提醒接觸病毒機會較高的朋友,不要只看到AZ疫苗TTS的風險。不要忘記了你也要評估如果得到新冠病毒的風險。牛津研究顯示得新冠前14天得到CVST腦靜脈血栓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00倍!其他的血栓報告也很多。在評估接種疫苗的利弊得失之時,是要通盤考量的。我會繼續幫大家分析追蹤最新的資料。